刘邦精明一世,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?
来源:几许秋色时间:2023-08-24 13:05:40

刘邦好容易遇到一个灵魂伴侣,怎么不会为戚姬留后路?只不过皇位继承事关国家传承,嫡长子继承制根深蒂固,这个,真不是皇帝他一个人说了算。

第一个打算就是把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,废掉长子刘盈。

刘如意如果成为太子,那不就是保全了戚姬后半生安稳,想法挺美,但是实施挺难。

首先戚姬和吕雉两人就不在一个段位。戚姬美貌、能歌善舞不假,这是她的优势,她能迷倒刘邦,但是迷不倒那一帮大臣。吕雉虽然年老色衰,但是她是和刘邦同甘共苦走过来的糟糠之妻,刘邦身边的大臣是认同吕雉的,刘盈背后有吕氏家族撑腰,戚姬和后宫其他嫔妃没什么不同。


(资料图)

况且戚姬也没啥后台,那帮大臣贼精,扶持一个受宠的小妾给他们带不来任何好处。

所以,当刘邦在朝廷上提出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,嫡子刘盈性格软弱,不是当皇帝的料,试探口风时,结果才一提出,几乎遭到所有朝臣的反对。

这边吕雉也吓得不轻,请张良想办法。张良告诉她,如能请出隐居的大儒“商山四皓”出来辅佐刘盈。刘盈太子之位可保,因为这四个老头子很有名,当年刘邦曾想请,却没有请到。刘邦后来见到“商山四皓”,知道太子羽翼已满,再也没了废太子的打算。

刘邦虽然是皇帝,至高无上,但碰到继嗣这件事,却无法做主。

强制推行不是不可以,但自己死后,朝臣不买账怎么办?岂不是反而害了如意?况且秦朝灭亡的覆辙也应当对他有触动,秦二世不就是因为夺了长子扶苏的位,搞得顷刻亡国的吗?

第二,找个吕后不敢动的人辅佐如意。

汉九年,刘邦干掉张敖后,他将爱子如意改封为赵王。

改易太子的决定暂时遭受了挫折,刘邦也知道,自己宠爱戚姬,又屡次想换掉太子,已经给吕后带来了巨大的心灵伤害。刘如意只有自己这一把保护伞,自己一死,戚姬母子必死无疑。他日夜为此忧叹。

有个叫赵尧的符玺御史向刘邦建议:

“陛下不如给赵王设置一个身份高贵的相国,一定要是吕后、太子和群臣素所敬惮的人。”

刘邦认真地想了想,还真有这样一个人——御史大夫周昌,只有他行。

刘邦当即召周昌,对他说:“我想麻烦你当赵相。”周昌当然不愿去,哭了:“臣在家乡起就一直跟从陛下,陛下怎么能中道把我抛弃,贬到诸侯国去呢?”

刘邦说:“我知道这对你不公平,但我担心赵王,觉得只有你才能帮我。”

周昌无奈,去了赵国。至于御史大夫的空缺,刘邦看着赵尧,说:“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。”拜赵尧为御史大夫。

虽然派周昌去当赵相,但刘邦也知道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,改立太子的愿望仍旧时时撕咬着他的心。

按理说皇帝没有什么“愿望”,只要是愿望,几乎都能实现。但刘邦独独在这件事上无能为力,只能被这个愿望时时撕咬。

第三,只有指望仁慈有爱的长子刘盈了,那就临终交代吧。

汉十二年十月,刘邦在亲征英布时中了一支流箭,原先就病恹恹的身体更加不行了,估计临终前交代了儿子,保住幼弟如意。

可是他低估了吕雉的狠辣,那么多年委屈,忍辱负重,一朝得势,吕雉能放过谁?

汉十二年,刘邦刚刚闭上眼睛长眠,吕后就下令将戚姬囚到永巷,剃光鬓发,戴着颈钳,穿着赭色囚衣,让她舂米。

戚姬很委屈,发挥了她唱歌的特长,写了一首歌抒发哀怨:

子为王,母为虏。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!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汝!

想想戚姬估计也太高调,都成阶下囚了,还咒骂,你以为刘邦还能给你撑腰呢?都被刘邦宠得没脑子了。

读了歌词,我们可能会对戚姬哀其不幸,怒其不醒。这个时候还唱歌,而且歌词这么敏感,这不是故意要触怒吕后吗?

果然,吕后听说戚姬如此嚣张,气得脸都青了,当即下令把赵王召回长安,刘盈倒是爱护这个弟弟,每天同吃同住,可架不住吕后耳目众多,吕后还是找了一个机会,用毒酒把如意送上了西天,年仅十三岁。

干完这些,吕后并没有罢休,她导演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一幕:把戚姬的手脚全部斩断,剜去眼珠,熏聋耳朵,灌下哑药,放到踢球的场地上豢养,称之为“人彘”。

我们可能会同情戚姬,但又觉得她太过张杨,不懂得为自己和儿子谋退路,把儿子和自身安全全放在刘邦身上,结果刘邦一蹬腿,她就成为第一个吕后下手对象。也有点咎由自取的味道。相比较吕后,她的层次确实低了点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