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不起了,刀郎!真正明白《罗刹海市》,我才知是自己孤陋寡闻了
来源:影视音乐时间:2023-08-03 22:35:50

小说《聊斋志异》是清朝有名的“禁书”。

全书包含二十四卷,共讲述了491个“奇幻怪谈”。

书中虽鬼怪游荡横行,但其中大部分故事都是以爱情为主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人妖相爱,人鬼挚恋,惊悚之余,却又动人。

但在第七卷中,有个故事,却蹊跷无比。

故事主人公,是个姓马的少年。

因长相俊美,能歌善舞,14岁就远近闻名。

后来他继承父业,泛海经商,却遇到大风,被吹到一处无名之地。

但这处却并不是桃花源,相反,路上行走之人,个个面相奇丑,见了少年还仿佛见了怪人,四处躲闪。

当地一位使官见多识广,便宴请少年。

从使官口中得知,此地名为大罗刹国,往西二万六千里,便是少年的祖国。

少年为之惊诧,但后面他遇到的事,更令他觉得匪夷所思。

使官领他入朝堂,可朝堂之上的官员,却一个个相貌怪异。

宰相的耳朵朝后长,还有三个鼻孔,眼睫毛长得几乎盖住了整张脸。

再看朝廷大夫,比宰相稍微好点,但也是披头散发,面容狰狞。

这时宫廷又来了几个献舞的美人,长相如夜叉,白布绕头,看一眼,便让人魂飞魄散。

少年此时才明白,这里以丑为美。

长得像人的,只能沿街乞讨,相貌越丑越怪异的,越能做大官。

蒲松龄写完这个故事的三百多年后,《罗刹海市》再度现身。

这次它出现在一位歌手的口中,歌手名叫刀郎。

不同于小说中的罗刹国,歌词中怪事发生的地方,位于罗刹国向东二万六千里。

而歌词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,虽是全新,对比小说却又似曾相识。

《罗刹海市》发布后,迅速火遍全网,短短一周时间,播放量超过了25.6亿。

坊间议论,它牵扯出了20年前,一段刀郎和诸多音乐人的旧恩怨,激发了大众的好奇心。

许多人是拿着做阅读理解的精神,去解读这首歌背后的深意的,《罗刹海市》也超越了一首歌,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,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

那么《罗刹海市》究竟是一首怎样的作品?

刀郎创作这样一首歌曲,到底要表达什么?

今天皮哥就带大家扒一扒这首歌围绕在刀郎身上的4个疑问。

疑问1: 《罗刹海市》里的三个人物,是不是被过度解读了?

我们前文讲过,《罗刹海市》是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里的一篇短篇小说。

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,那里的人以丑为美,蒲松龄用《罗刹海市》来讽刺当时黑白颠倒的社会。

刀郎借用《罗刹海市》的设定,也对当下社会来了一次犀利的嘲讽。

这首歌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。

第一个人叫马户,他代表资本家。

第二个人叫又鸟,他代表台前抛头露面的明星。

这两人沆瀣一气,歌曲里唱道:“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。”

但刀郎对他们不屑一顾,嘲讽道:“勾栏从来扮高雅,自古公公好威名。”

甚至很直白地说:“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,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”。

第三个人叫马骥,他代表有真才实学,但却被打压的人才。

歌曲里唱道马骥“美丰姿,少倜傥,华夏的子弟,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”,却不幸“龙游险滩流落恶地”。

刀郎把资本家比作“驴”,把明星比作“鸡”,说他们是洗不干净的“脏东西”,这么看确实露骨了点。

但如果细看歌词,就能发现有很多巧思在里面。

比如开头那句“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”,指代非常明显。

接下来一句“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”。

这里“七冲”指的是人的消化系统,“三村黄泥地”指人的排泄物,整句指的是中国娱乐圈。

接下来的“一丘河”、“苟苟营”,是“一丘之貉”、“蝇营狗苟”的谐音,“杈杆儿”是妓院的保护者,暗指后台老板。

如果再细扒下去,几乎每句都有典故。

除了歌词上的用心,在内涵上刀郎更是高明。

前半段的歌词,他说马户这人“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”,指出了很多明星就是从“又鸟”变成了“马户”,从涂脂抹粉的小丑变成了幕后的资本。

这不就是娱乐圈的现状吗?

最后一段歌词,他借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之口,指出马户可以是别的马户的又鸟,而又鸟又可以是别的又鸟的马户。

翻译成大白话就是,娱乐圈里,很多明星慢慢成为资本退居幕后,孵化新的明星。

刀郎还跳出娱乐圈,指出“那马户和又鸟,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”,这个格局是不是一下子就大了很多。

总结下来,《罗刹海市》是一首浅者看浅,深者看深的歌曲。

如果你认为刀郎是在借歌词泄私愤,那代表着你个人的理解。

但是更准确来说,刀郎其实是借一个荒诞故事揭露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社会现象。

疑问2:《罗刹海市》究竟好不好听?

这首歌好不好听,就看你用什么心态来听了。

严格来说,它并不是一首流行歌曲。

刀郎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是早已隐退江湖,其实他一直在做音乐,只不过做的都是小众音乐。

几年前他出的专辑《如是我闻》,这是佛教音乐,灵感来源于《金刚经》。

后来他又出了《弹词话本》取材于苏州评弹。

而这一次《山河廖哉》是刀郎这些年搜集了各地的民间音乐后制作的专辑,每一首歌都能找到出处。

比如《序曲》取自广西山歌调,《花妖》取自时调,《镜听》取自闹五更调,《珠儿取自》河北吹歌。

而这首《罗刹海市》取自于靠山调,所谓的靠山调就是东北二人转里的曲牌名。

换言之,《罗刹海市》本质上就是一首二人转。

这类歌曲,它的内核是讽刺,配上这种民间小调才有味道。

单纯从旋律来讲,有些人会觉得并不好听,甚至会觉得有些怪。

不过好听是一个很主观的评价,也和个人平时的听歌习惯有关。

对于这样一首歌曲,评价存在两极化,皮哥觉得是完全正常的。

疑问3:闹剧背后,刀郎是不是要复仇,其实不是重点

很多人听了这首歌后,第一时间想到“刀郎的复仇”。

刀郎当年和主流音乐圈确实存在过一段恩怨。

2004年的华语乐坛真是神仙打架的年代。

林俊杰、蔡依林、SHE、张韶涵、潘玮柏等迎来巅峰期。

而王中之王的周杰伦更是在7月发表了专辑《七里香》迎来了人气巅峰,这张专辑全亚洲大卖200多万张。

可在内地,一个从新疆走出的中年人却用几个月的时间把这一群神仙都打败了,他就是刀郎。

2004年年初,刀郎推出了《2002年的第一次场雪》,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,迅速火爆全国。

专辑中的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《情人》《冲动的惩罚》统治了当年大街小巷的音像店。

最后这张专辑正版卖了300万,盗版卖了超过2000万。

但是对于这样一位突然爆火的歌手,业内的评价却参差不齐。

比如李宗盛主动找上门,帮他制作了第二张专辑《喀什噶尔胡杨》。

谭咏麟也找到刀郎,演唱了粤语版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,后来他在红磡开演唱会,还找刀郎来当嘉宾。

罗大佑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喜欢听刀郎的歌,刀郎最好的地方就是他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。

但也有不少一线大腕,对刀郎的音乐看不上。

高晓松点评,刀郎的走红是士大夫阶层的失败;

那英更是评价:“他不具备审美观点,但说到销量,我们确实没卖过他,但咱们不能光靠销量。”

杨坤没点名道姓,但他也带着怒气说现在歌手的门槛是越来越低,一些音乐人让内地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;

2010年,在评选年度影响力十大音乐人物(内地)时,刀郎没有入选。

最后这个榜单里宁可空缺一名,也不给刀郎留个位置。

简单来说,在不少成名歌手看来,刀郎的音乐太土,不具有音乐性,不配登上大雅之堂。

《罗刹海市》发布后,很多网友跑到那英社媒主页下留言,评论数量超过了400万。

但是刀郎的本意,是不是通过这首歌来完成复仇?

如果咱们这样理解,恐怕就怕刀郎想得太狭隘了。

歌曲中,刀郎借用《罗刹海市》的故事,进行了一连串的讽刺。

表面上,他批评了“马户、又鸟互相吹捧”,指责了“颠倒黑白”。

但透过表象,其实他呼吁的是在认知鉴赏上,要保持理性、客观、包容。

要清楚自己的局限,不要不知轻重地到处评判,甚至搞“党同伐异”。

正如歌词里所写,“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,女子为好非全都好。”

他讽刺的现象也不光只是发生在娱乐圈,更发生在人类历史中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里。

理清这个想法,我们再看刀郎事件,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。

当初刀郎的歌曲销量很高,其中普通老百姓占比最多。

不同于陶喆那类调子转来转去的音乐,也不同于周杰伦的快节奏嘻哈,这类歌曲旋律简单,好听还易学。

对于那个年代的大部分人来说,这类歌曲就形成了一种刚需。

同样的,那个年代很多网络歌曲本质上也是同一个道理。

比如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。

“我爱你,就像老鼠爱大米”,“亲爱的,你慢慢飞,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”;“你是我的情人,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”。

歌词简单,不需要复杂的编曲包装,只需要一副好嗓子,一个简单的旋律,就能迅速唱到他们心里。

就像一大锅烩菜,谈不上多高级,但简单直接分量大还解馋。

再往后看,2012年爆火的《我的滑板鞋》更是如此。

很多人吐槽这种也配称歌?但它就是大火了,就是这么魔性洗脑,你不服不行。

黑格尔有句话:存在即是合理的。

所以对待这些新鲜出现的事物,即使我们难以理解,但还要保持理性、客观的态度。

疑问4:为什么这么多网友要替刀郎“伸张正义”?

当我们理清这一切,再看这次那英等人遭受的批评,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。

乍一看,网友群起攻之,是因为刀郎在那些年受了很多委屈。

不仅遭受主流音乐圈批评,被从“十大流行音乐人”上除名,甚至自己被逼无奈退圈。

所以很多人,要替刀郎“伸张正义”。

但背后的本质,其实是大众对那些“主流音乐人”的不满。

因为掌控着某种话语权的他们,强行剥夺了那个年代的大众审美或喜好。

如果说得直白点,这400万评论不是在替刀郎喊冤,而是在替自己喊冤。

这起风波也让皮哥想起了多年起的一起明星互呛事件。

当年周立波在节目中嘲讽北方人吃大蒜,上海人喝咖啡,还拒绝了与郭德纲同台表演。

郭德纲通过相声回应:

“艺术并没有雅俗之分,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审美观点,但你无权剥夺我审美的权利。”

所以,在歌曲《罗刹海市》里,对于过往那些恩怨,刀郎什么也没说,更上升不到“复仇”的层面上。

他只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,不管是自视甚高的明星,还是咱们普通老百姓,都请尊重客观事实规律,尊重他人的审美喜好。

你可以不认可,不喜欢,但不要仗着那股高高在上的优越感,傲慢地随意指点江山。

用郭德纲的话说,“让我和人民群众保留一份俗的权利吧。”

©原创丨文章著作权:皮皮电影(ppdianying)

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