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?
这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!遥想我当年,因为录取我的那个第一志愿学校给我调剂了专业,就十分沮丧,心想要是第二志愿学校把我录取的话,兴许我就能开开心心地读一个我比较中意的专业了!哈哈扯远了,回到问题本身。
【资料图】
填志愿的时候,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“学校”和“专业”这两个维度。说得更准确一点,这里所说的“学校”指的是“学校录取分数线”,也就是说,录取分数线十分接近的不同学校就算作同一个了。而这里的“专业”指的是“专业排名”。其实还有一个维度也很重要,即“地域”,也就是学校所在的地方。比较科学的方法是,首先确定自己要选的专业大类——理工类、人文类、医学农学等,让自己有个大致的方向。这几个专业大类,所需要考虑的维度及其优先级是有所不同的——比如有的专业大类,因为要涉及实习等事项,就比较注重地域,而有的则不太注重。当然如果把“学校文化”也考虑进来的话,那么总共可以得到四个维度了。“学校文化”也很重要,如果你真心想要好好学习的话,学校里的学风氛围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。亲们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,以获得更多信息。
总之,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明白的。有个小建议诸位可以随便听听:找出 10 个左右自己心仪的学校及其专业,然后找相关的专业人士仔细打听,谨慎选择!
2. 尽量多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
那么,怎么找到自己真正心仪的专业呢?
选专业前,要多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,不要仅仅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,和自己对相关专业学科的极其有限的、甚至望文生义的了解,就去做决定,除非你觉得专业本身并不是你优先考虑的事项。
我当年高考的那个时代,上网不方便,也不认识什么专业人士,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途径去了解各个专业的详情;而现如今这个年代,则是刚好反过来了,网络太发达了,能够搜到的专业相关的信息铺天盖地。不管怎么说,一定要好好利用网络时代提供给我们的便利!了解的信息,不贵多而贵精,需要学会甄别,必要的时候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帮助。
那么一个专业有哪些基本情况需要关心呢?
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形式——可以关注如下方面:是否主要在课堂里学习?是否需要经常做实验?是否需要野外考察?是否需要下地干活?是否需要去工厂实习?是否有外语授课?等等。
常开的科目和常用的教材——同一个专业,在不同学校里开设的科目,或多或少会有些差别;甚至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,不同年份的科目也可能有差别。此外,即使科目相同,学校指定使用的教材也可能不同,学习的体验也可能大不一样。可以找一些学科的概述视频来看看,让自己有个总体印象——也不要指望能够完全看懂,能有个大致印象就不错了。至于教材方面,现在网络发达,可以上网找到很多大学教材的电子版。当然,很多电子版是盗版上传的,如果是盗版的话就不建议去下载了。电子版虽然方便,但是阅读体验毕竟还是差了点,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从别人或者图书馆里借阅来看。既然说到教材了,这里提一嘴:完全不必被学校指定的教材给限制死,只要教授的内容大体一致,就可以大胆地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材来学习!一些平台,比如很多视频网站,论坛,包括我们的B站,也有不少本科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的公开课,甚至可以免费听讲。可以找来先感受一下。当然,由于你们选专业的时间有限,不可能听得特别仔细;不过这应该可以用来快速过滤掉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专业,或者因为某个老师而爱上了一门专业。在这里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去聆听相关人士的介绍,比如可以问问学习某个专业需要注意些什么,自己能不能够接受这个专业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等等。
专业的软硬性要求——硬性要求就不说了,招生简章里应该都有写。软性要求,比如说数学专业需要你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,计算机专业需要你在电脑前久坐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。这些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做到的话,还是避开为妙。
与其他专业的联系——这一点很重要。根据统计,大部分人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,与自己的大学专业并不匹配;但是一般来说还是会有一些联系的。了解一下自己心仪专业的那些“兄弟专业”,有助于以后的就业门路。
以后搞科研的方向——如果你打算以后搞科研的话,那么这一条也是很重要的了。比如说物理,目前的科研方向大多是很费钱的前沿领域,虽然掏的不是自己的钱,但还是不建议家庭情况一般的人去从事。关于科研这个话题,本人毕竟是水货,就点到为止了。
毕业后就业的门路等等。
最后补充一点:不要听不懂行的人侃侃而谈,因为这只会对你有害!想起当年我那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,在对专业的选择上面也争论个热火朝天,想想也是挺无语的……
3. 选专业是由着兴趣还是屈从现实?
可能有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:上面说了一大堆,怎么就是没有提到对专业的兴趣呢?其实,并不是说对专业的兴趣不重要,而是这个话题太大了,还是单独拿出来说说比较好!
说起来,我在离开学校、步入社会之前,那些由着自己作出的决定都是以兴趣为导向的。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!就像当初让我去读经管专业,我是真的一点儿兴趣也没有,根本学不下去;要是硬着头皮学的话,恐怕毕业都成问题哟!类似的情形其实也发生在我后来转入的数学学院里。我那时所在的小班也有不少同学是被调剂过来的,他们课余时间几乎都是以玩网游为主,毕竟要逼着他们学习既枯燥又抽象的数学,实在是太难了!此外在大学里,老师们管得也比较松,不像高中那样有班主任时时刻刻监督着,也很少有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的氛围。所以,在大学阶段,如果没有兴趣加持的话,想要把学习搞好,确实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!
但是话说回来,大部分情况下,就学习大学的专业课程而言,光靠兴趣还不行!比如有的人说,自己不喜欢那种需要进行很多人际交往的专业,就喜欢坐在实验室里安安静静地干活。然而事实上,大部分人是不适合久坐的,长时间保持坐姿,容易出毛病,尤其是年龄增长后就更为明显;另外人际交往也是很重要的,尽管因为工作性质的差异而有多有少,但都是不可或缺的,经常进行人际交往,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!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身体,等到年纪大了一些后通常会后悔的……
还有另一个方面也很重要:进入大学前你所谓的“兴趣”未必是你真正的兴趣!套用前些年的一句流行语:“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?”我小的时候,非常喜欢看科普书刊,尤其是里面那些关于宇宙星球的精美图片,所以就一直幻想着以后上大学要读天文学专业。当然,其实我那时候还对UFO、外星人等神秘现象深深着迷,不过显然国内并没有相关的专业,就不在考虑范围了。回到天文学专业的话题。不过很可惜,我当年高中毕业时捧着那本录有各个大学的专业列表的资料书,找了老半天,也没有找到天文学!真是令我倍感沮丧……所以我后来就退而求其次,寻求就读比较接近的物理、数学专业了。
后来在了解到更多信息后,我才发现当初自己是多么幼稚啊!我以为就读天文学专业后,端着一个望远镜就可以欣赏到绚烂的星空了。然而事实上,即使是现在位于最先进行列的哈勃空间望远镜,它直接看到的星空图景,大部分也是色彩十分单调的,远远不是新闻报道和科普书刊里的那种迷人的彩图;而如果用的是普通的天文望远镜,能够看到的星空基本上就是一张黑白照片了,十分乏味……况且天文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欣赏美丽的星空,而是寻找新的星体、测算已知星体的轨道等,这些都是很考验眼力、更考验体力的。所以天文学既是脑力活,更是体力活,并不是那么的“浪漫”……
当然还可以再谈谈我转过去的数学专业。当初我选择数学专业,简单来说也是兴趣使然;当然也可以说是由于自己当初简单考察的时候,看到数学专业大一的课程并不怎么难,尤其对于其中的《数学分析》和《线性代数》课程的兴趣比较浓厚,就想着自己应该可以不太费力地掌握这个专业的所有课程。唉,后来发现,还是太天真了啊!
所以在此给出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:
不要过早地限制死自己的兴趣专业,毕竟很有可能你所谓的“兴趣”是建立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。
本来不是十分感兴趣的专业,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慢慢培养兴趣。
就算是有了确定的感兴趣的专业,也不一定要选择它。因为一方面,感兴趣的事情,当变成自己的主要事务后,可能反而会产生厌烦心理—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你喜欢吃手抓饼,但是顿顿吃的话,兴许也会受不了吧!另一方面,你所感兴趣的专业在将来不一定会为你带来可观的收入(要么工作岗位少,要么难以找到高收入的工作),如果你的家庭不算富裕的话,还是要谨慎。
最后我的个人建议是:如果你感兴趣的专业有比较好的就业前景的话,那么可以将它纳入考虑范围;如果不是这样,那么你可以考虑前景比较好、自己也有点兴趣、至少不会太讨厌的专业。当然,前提是,对相关专业的信息做了充分的了解!
4. 毕业后是做科研还是就业/创业?
这个问题等价于:你读大学,是为了钻研学问,还是为了拿个文凭、以后好就业?当然这二者并不是完全针锋相对的,不过为了简单,我就以这样的形式来叙述了。
其实两种选择并没有优劣之分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,只要是为了社会做贡献,都是好样的!
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。我们要多多思考自己的抉择可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影响,谨慎决定。比如说,做科研的话,很多时候可能工资就没有那么令人满意了,毕竟大部分时候不会马上出成果,运气不好的话甚至可能多年还在原地踏步。举个夸张的例子,比如你钻研的是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“1+1”形式,如果你没有那个天赋,可能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。所以家庭状况比较一般的同学,走科研之路还需谨慎。
再比如说,本科毕业后就去找工作也有弊端。由于现在大学生不怎么值钱了,而且说实话一般的大学,毕业后也确实学不到太多东西,所以要找到好工作还是很难的,要创业就更难了;要是碰上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先读个研避避风头,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呢!
这二者的偏好其实也会对填志愿的专业选择产生影响,毕竟有的专业天生就适合搞科研,而有的专业则是完全为了就业服务的。这时候需要跟专业人士交流自己的想法,一起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。当然,也有不少专业是“两者通吃”的,选择这样的专业也许可能更好。
既然说到这个话题了,那么再继续深入一下:如果选的是那种“两者通吃”的专业,那么毕业后究竟是做科研还是就业/创业呢?我的建议是:在刚进大学的时候,不要急着为自己的将来做决定,而是应该时不时地扪心自问,发掘自己真正的优势,倾听自己真实的想法。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些“模拟训练”,毕竟想象的和现实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嘛!
好的,关于“高考填志愿”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。堃哥后续还将分享“高考后怎么度过暑假”的建议,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哈~
关键词: